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?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。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。
右侧登录口登录后,可浏览全文
9月12日,匈牙利总理欧尔班、卢旺达总统卡加梅、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,三人几乎同时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,与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举行闭门会晤。三天后,9月14日至15日,阿拉伯与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的部长级筹备会议在多哈召开,议题只有一个:以色列袭击卡塔尔,怎么办?同一天,美国国务卿卢比奥飞抵以色列,与内塔尼亚胡一同参观“哭墙”。两件事,几乎同时发生,方向却完全相反。一边是多国围坐,商讨如何反制以色列;一边是美国高官现身,为以色列“站台”。这不是巧合,而是一场地缘政治的公开对峙。欧尔班是匈牙利人,基督教背景;卡加梅是卢旺达人,非洲内陆国家;普拉博沃是印尼总统,虽然印尼是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,但其政治立场长期在中美之间摇摆。他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伊斯兰阵营”成员,更不是中东地缘棋盘上的常客。但他们来了,而且来得很快。普拉博沃在卡塔尔遭袭的第二天就打了电话,随后亲自到场。欧尔班和卡加梅更是罕见地出现在中东外交前线。他们的目的很明确:告诉卡塔尔,你不是一个人。更深层的意思是:以色列这次越界了,不能就这么算了。卡塔尔虽然是小国,但有钱、有媒体(半岛电视台)、有外交影响力。它被以色列打了,美国驻军却毫无反应——这等于向整个中东传递一个信号:美国的保护伞,靠不住。所以,欧尔班、卡加梅、普拉博沃的到访,不只是“慰问”,更是一种政治表态。他们代表的是那些对美国霸权不满、对以色列暴行愤怒、但又不敢独自发声的国家。他们用行动告诉卡塔尔……
2025-09-15
印度政府宣布,将斥资226亿美元,采购114架法国“阵风”战斗机。这笔交易,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的军购合同之一。毕竟在2025年5月7日那场印巴空战中,“阵风”的表现已经摆在台面上——被巴基斯坦空军击落,连同印度最先进的预警机系统一起溃败。按常理,这种情况下,印度该反思战术、升级体系、甚至换装备。可它反手就砸钱加购,数量比之前还多。这不是军事决策,是政治行为。莫迪政府买“阵风”,根本不是为了打赢下一场战争,而是为了堵住上一场败仗的嘴。在印度官方叙事里,5月7日那场空战,印度大获全胜。“阵风”不仅没被击落,反而击落了多架巴方战机,包括F-16。全国上下为此狂欢了十天,街头游行、媒体通稿、社交媒体刷屏,仿佛打赢了一场世界大战。既然“阵风”是“胜利的功臣”,那现在追加订单,就成了政治正确。你不买,就是不承认胜利;少买,就是怀疑战果;不大力宣传,就是对国家英雄的背叛。逻辑闭环了:因为赢了,所以要买;买了,就证明确实赢了。至于真实战况?没人敢提。这不是第一次。2019年印巴空战,印度一架米格-21被击落,飞行员阿比南丹被俘。这本是铁板钉钉的失败,可当时正值大选前夕,莫迪政府输不起。于是,官方立刻改写剧本:阿比南丹虽然被俘(事实无法抵赖),但他在被击落前,英勇击落了两架敌机,其中一架还是美国造的F-16。他不是战败者,是民族英雄。回国后,印度政府立刻给他升职,拍电影,搞全国宣传。电影上映后票房不错,他的胡子成了流行发型,连T恤都卖断货。剧情再离谱,只要……
美国农民正在绝望地哭诉,这是我这辈子种得最好的庄稼,因为关税战,中国不要了,现在只能打碎了烂在地里……自2025年1月起,中国已全面暂停采购美国大豆与玉米。取而代之的是,巴西的大豆正通过新建的港口和升级的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。卢拉访华期间签署的12个港口建设项目,将进一步压低巴西大豆的物流成本,预计降幅达18%。中国对南美基础设施的投资早已不是秘密,这些布局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供应链优势。美国农民的困境,根源不在天气,也不在产量,而在于他们赖以生存的市场逻辑崩塌了。他们习惯了高杠杆、高投入、高出口的农业模式……
过去这些年,总有一批人喜欢拿某些小国的富裕与安宁,来质疑“落后就要挨打”这一被历史反复验证的铁律。他们举出的例子无非是新加坡、瑞士、卢森堡、日本、韩国等——国土不大,军备不强,却生活富足、社会安定,似乎成了“和平红利”的样板。他们的潜台词是:你看,只要站队正确、经营得当,弱小也能活得滋润。所谓“挨打”,不过是大国焦虑的产物,与普通人无关。这种论调,本质是把特定历史阶段的暂时现象,当成了永恒规律。他们忘了,这些小国的安稳,并非源于自身实力,而是搭上了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便车。它们的繁荣,建立在三个脆弱前提之上:美国主导的全球安全体系、深度嵌入的全球化分工、以及大国之间尚未破裂的战略克制。而现在,这三个前提正在瓦解……
2025-09-14
钱是怎么来的?为什么一张纸、一串数字,能换来粮食、房子和石油?这不是简单的经济学问题,而是文明秩序的核心命题。主流叙事常把货币起源归于“以物易物不便”,于是人们自发创造一般等价物。这是典型的西方小贩式想象——仿佛市场是天然存在,商人是宇宙中心。但真实历史远非如此。货币的本质,不是交易工具,而是权力凭证。它的诞生与演变,始终围绕着“谁掌控信用”这一根本斗争展开。人类历史上只存在两种货币形态:一是中央主权货币,信用基础是国家政权;二是私人资本货币,信用基础是金融集团。前者由政府发行,服务于社会治理与经济稳定;后者由私人机构主导,目标是资本增殖与控制。现代人熟悉的美元、英镑、欧元,皆属后者。而中国自上古以来建立的复合货币体系,则代表前者的历史巅峰。必须明确一点:国家先于货币,而非相反。没有组织化的政治实体,就不可能有稳定的信用系统。所谓“原始社会自发产生货币”的说法,不过是为资本合法性编织的神话。中国的国家形态在一万年前已趋成熟,而欧洲直到17世纪霍布斯提出“利维坦”理论,才勉强理解何为国家。因此,当谈论文明时,真正的文明史就是中国文明史。西方近几百年的制度演进,本质是对中华治理模式的学习与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