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?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。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。
右侧登录口登录后,可浏览全文
2025年9月13日,联合国大会以142票赞成、10票反对、12票弃权的结果,通过了《纽约宣言》。这份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“两国方案”,要求立即停火、释放人质、解除哈马斯武装,并建立一个独立、主权完整的巴勒斯坦国。投反对票的10个国家是:美国、以色列、阿根廷、匈牙利、汤加、密克罗尼西亚联邦、瑙鲁、帕劳、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巴拉圭。这个名单很说明问题——除了少数几个太平洋岛国和个别欧洲国家外,核心反对者就是美国和以色列……
2025-09-18
特朗普政府向来爱出些惊人主意。今年3月,路透社曝出一个消息:美国曾考虑以《防扩散安全倡议》为名,在海上拦截伊朗油轮,扰乱它的石油出口。这听起来不稀奇,美国以前也干过类似的事。但问题来了:印度洋这么大,上哪去拦?在霍尔木兹海峡拦?不行,那里在伊朗导弹射程内,一动手就等于直接开战。在曼德海峡拦?也不行,胡塞武装盯着呢,风险太高。漫无目的地派军舰到处巡?那得多少船?成本太高,不现实。想来想去,最合适的地点只有一个:马六甲海峡。这里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,中东石油运往东亚,十有八九要从这儿过。伊朗的油轮,很多也是奔着中国来的。美国盯上这里,表面是冲着伊朗,实际上也想试试能不能借此卡住中国的能源通道。但美国做事,从来不喜欢自己单干。就像红海危机时搞了个“护航联盟”,这次特朗普政府也想拉一帮人,搞个“马六甲联合舰队”,专门在马六甲和巽他海峡附近巡逻,查伊朗的船。想法挺好,可一找人,就碰了壁。美国去游说马六甲沿岸三国——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尼,结果大家都不积极。没人愿意出头当这个“拦路虎”,计划最后只能不了了之。虽然“联合舰队”没搞成,但这事透露出来的信号很值得琢磨。美国的真实目的,是想借伊朗油轮这个由头,测试一下自己有没有能力封锁马六甲海峡,控制中东到东亚的石油命脉。而中国,正是……
2025-09-16
美国农民正在绝望地哭诉,这是我这辈子种得最好的庄稼,因为关税战,中国不要了,现在只能打碎了烂在地里……自2025年1月起,中国已全面暂停采购美国大豆与玉米。取而代之的是,巴西的大豆正通过新建的港口和升级的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。卢拉访华期间签署的12个港口建设项目,将进一步压低巴西大豆的物流成本,预计降幅达18%。中国对南美基础设施的投资早已不是秘密,这些布局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供应链优势。美国农民的困境,根源不在天气,也不在产量,而在于他们赖以生存的市场逻辑崩塌了。他们习惯了高杠杆、高投入、高出口的农业模式……
2025-09-15
9月9号,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无人机袭击,结果有15架“天竺葵-2”无人机飞进了波兰领空。这玩意儿大家习惯叫它“小摩托”,技术来源是伊朗的“沙赫德-136”,长得丑,飞得慢,载弹才50公斤,还不如一枚155毫米炮弹猛。但它航程远,能打2500公里,成本还低,俄军拿它当消耗品用,专门磨乌军的防空系统。这次闯进波兰,北约一下子紧张了。波兰赶紧出动F-16和F-35战机升空拦截,地面防空部队也拉响警报,忙活半天,只打下来4架,剩下的11架要么飞出去了,要么掉在波兰地面上。这事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——毕竟外国无人机都飞到你国土上来了,按理说该算严重事件。可北约最后啥也没干,没启动集体防御机制,也没对俄罗斯出招,就这么冷处理了。其实这结果不奇怪。北约这些年嘴上喊得凶,真到了动手的时候,早就没那个底气了。它过去几十年打的都是碾压局,美军带着一帮盟友,海空军压过去,敌人连飞机都起飞不了,哪还用得着搞什么战场防空?所以北约一直不重视低空、慢速、小型目标的防御。美军自己也是在阿富汗、伊拉克打治安战,基地老被火箭弹和无人机骚扰,才想起来把军舰上的近防炮搬到陆地上凑合用。欧洲更惨,连这种改装都懒得搞,压根没准备打这种“脏活累活”。现在被俄罗斯十几架“小摩托”一试,立马露馅。不是波兰空军不行,是整个……
2025-09-14
2025年9月上旬,尼泊尔爆发大规模社会动荡。从加德满都到博克拉,从贾纳克普尔到比拉德讷格尔,抗议浪潮席卷全国主要城市。示威者焚烧政府建筑、堵塞交通要道、冲击政要住宅,警方以催泪瓦斯和实弹应对,造成至少19人死亡、百余人受伤。前总理贾拉·纳特·卡纳尔的住所被焚毁,其69岁的妻子在火中重伤不治。首都加德满都的特里布万国际机场及博克拉国际机场一度停摆,内阁总理奥利于9月9日宣布辞职,多名部长随之请辞。导火索确系一名尼泊尔富家子弟在Instagram和Facebook上展示豪车、名表与海外奢华生活。此类行为在全球范围内并不罕见,但在人均GDP不足1300美元、青年失业率长期高于30%的尼泊尔,这种炫耀无异于公开羞辱。更关键的是,民众对财富来源的高度怀疑。尼泊尔政商界普遍存在裙带资本主义现象,许多富豪家族通过矿产开采、基建项目、电力特许经营等渠道积累财富,其合法性长期存疑。公众早已形成一种共识:炫富的背后,往往是权力寻租与制度腐败的直接体现。面对舆论发酵,尼泊尔政府未选择追查财富来源或引导公共讨论,反而采取最粗暴的方式——以“打击假新闻和仇恨言论”为名,全面封禁未注册的社交媒体平台,包括Facebook、YouTube、Instagram等主流应用。这一决策暴露了执政集团的认知水平:他们以为信息屏蔽能消除不满,却不知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