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?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。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。
右侧登录口登录后,可浏览全文
2025年9月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呼吁:北约和G7国家应集体对中国商品加征50%至100%的关税。他还要求所有北约成员国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。这一提议迅速引发国际关注。值得注意的是,他最初将印度和中国并列,但随后在G7场合只点名中国。这说明,美国的战略重心已经明确:集中力量遏制中国。这不是什么新策略。过去几年,无论是拜登政府还是现在的特朗普政府,都在尝试拉拢盟友共同对华施压。但这次不同的是,特朗普把话说得更直白,动作更激进。同时,美国一边提出加征关税,一边又与中国进行新一轮关税谈判。这种“边谈边打”的做法,是美国一贯的双轨策略:用谈判拖延时间,用威胁施加压力。一、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?特朗普选择这个时机,不是偶然。当前,俄乌冲突持续,欧洲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加深。美国借此机会向欧洲施压,要求其在对华政策上站队,正是看准了欧盟“不敢轻易得罪美国”的心理。他提出“对中国加税是为了惩罚买俄油”的说法,听起来像是在延续对俄制裁逻辑。但实际上,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总进口量约17%,低于从沙特的进口比例(19%),且大多是长期合同、价格稳定。所谓“支持俄罗斯战争机器”的说法,根本站不住脚。真实目的只有一个:借题发挥,制造中欧对立,推动西方形成统一的对华围堵阵线。他还声称这些关税是……
2025-09-17
俄乌战争打到现在,很多人已经有些“战事疲劳”。但最近,这场冲突又引发全球关注——不是因为前线战况,而是因为波兰突然关闭了所有通往白俄罗斯的铁路口岸。9月12日,波兰政府宣布这一决定,理由是: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正在靠近波兰边境的地区举行大规模军演,同时,前几天有十多架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。出于安全考虑,波兰必须采取紧急措施。这看似是波兰的“自保动作”,但影响远不止两国之间。因为它直接掐断了中欧班列的关键通道,导致大量中国货物滞留边境,欧洲客户收不到货,中国货主急得跳脚。一、中欧班列的“咽喉”被卡住了中欧班列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陆上物流大动脉,目前通达欧洲26个国家、220多座城市。而这些班列中,超过90%都要经过波兰东部的马拉舍维奇。这里是中欧班列进入欧盟后的第一站,几乎所有货物都要在这里完成清关、换轨、分拨,然后再发往德国、法国、荷兰等欧洲各国。可以说,马拉舍维奇就是中欧陆路贸易的“心脏”。现在波兰一纸命令关闭铁路口岸,等于把这条大动脉直接掐断。大量列车停运,货物积压,供应链瞬间瘫痪。这对依赖准时交付的制造业、电商和零售业来说,打击不小。中国外交部迅速回应:中欧班列是中波、中欧合作的旗舰项目,符合各方利益。波兰应采取有效措施,保障班列畅通,这也是维护国际供应链稳定的责任。这话说得直接,甚至有点硬。因为这事确实不讲理——你波兰自己有安全顾虑,凭什么让中国和……
2025-09-16
最近,美国突然把军舰开进加勒比海,对委内瑞拉摆出一副要动手的架势。不少人看得一头雾水:这都21世纪了,美国还玩炮舰外交?真要打仗,犯得着吗?其实这事不难懂——美国不是想抢地盘,而是急了。它发现,光靠自己已经压不住中国了。世界不再是冷战时美苏两家分天下,而是进入“战国时代”:中美俄土这些大国各占一方,谁也不服谁,都想当自家门口的“话事人”。俄罗斯在东欧收复影响力,中国在亚洲巩固势力,那美国呢?它的战略支点在哪?答案是:美洲。现在美国的战略很清晰:要想跟中国彻底“脱钩”,先得把自己的后院稳住。不能让任何国家在“美国家门口”跟中国眉来眼去。而委内瑞拉,正好撞上了枪口。委内瑞拉不是普通对手。它是南美反美的“硬骨头”,几十年不买美国账,还跟中国、俄罗斯走得很近。更重要的是,它有全世界最大的已探明石油储量,尤其是重油资源丰富。这种油提炼难度大,但一旦工业化处理成熟,就是能源自主的关键拼图。美国现在搞“再工业化”,喊了多年要重振制造业,可没有稳定、可控的能源供应,全是空谈。从加拿大到墨西哥,再到南美北部,这一圈如果能整合成“美洲能源+制造带”,就能摆脱对外依赖,特别是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。所以打委内瑞拉,表面是惩罚“不听话”,实则是杀鸡儆猴:你看看,连中国罩着的国家,我都敢动。其他国家还想跟北京合作?掂量掂量后果。特朗普政府这次动真格的可能性确实比以前高。不是因为多恨马杜罗,而是因为时机到了。美国需要一场局部震慑,来确立它在……
2025-09-15
2025年9月,美国保守派政治人物查理·柯克在公开活动中遭枪击身亡。事件本身并未超出美国暴力犯罪的常规范畴——每年超两万起枪击致死案件中,政客被杀虽不常见,却也非孤例。同期,一名乌克兰女性在纽约地铁站内被推下轨道碾压致死,一名印度籍工程师在休斯顿街头遭随机枪击丧命。这些案件在美国国内激起的舆论涟漪极为有限。真正引发争议的,是中国互联网上部分网民对柯克之死的反应。有人调侃“拥枪者死于枪下”,有人称其“死得其所”,也有将其生平言行与死亡方式并列,视为某种因果报应式的黑色幽默。对此,某高校一位教授公开发文指责,称此类言论“突破人类文明底线”。这一指控不仅荒谬,而且彻底错置了……
2025-09-14
9月12日,三条新闻几乎同时出现,表面各自独立,实则环环相扣,勾勒出当前国际格局的深层变局:中美将启动第四轮高级别会谈,议题首次明确涵盖“国家安全”;俄罗斯宣布与乌克兰的和平谈判“暂停”,特朗普推动的“速和”计划遭遇重挫;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透露:美俄“幕后谈判”正快速推进并取得重大进展。这三件事拼在一起,暴露了一个清晰的战略动向:特朗普正在调整棋路——对华……
2025-09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