绑定手机号

手机号码

验证码 

手机验证

关注公众号

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
特朗普的“胜利”幻觉


2025年09月16日 
 

中美第四轮经贸会谈在西班牙落幕。
会议尚未结束,特朗普便迫不及待提前发声:
“我们已就TikTok出售达成协议!”
并宣布将于19日与中国通电话。

他显然认为自己赢了。
但这场所谓的“胜利”,更像是一场自我安慰的独角戏——
他赢的,不过是一句空话,一场寂寞。


一、沉默首日与“峰回路转”:谈判的真实节奏

会谈第一天,美方罕见地保持沉默,未发布任何声明。
这绝非偶然,而是暗示:首轮交锋异常激烈

美国原本指望以高压姿态逼迫中方让步,尤其是在TikTok问题上速战速决。
但中方并未按其剧本走。

直到第二天,气氛才看似“缓和”。
双方发表联合声明,称“进行了坦诚、深入、建设性的沟通”,
并在TikTok问题、减少投资障碍、促进经贸合作等方面达成“基本框架共识”。

关键词是:“基本”、“框架”、“共识”。
这不是协议,不是成果,而是谈判尚未破裂的证明
它意味着:

  • 双方仍愿对话;
  • 核心分歧未解;
  • 细节远未敲定。

对特朗普而言,这已是最大收获。
毕竟,TikTok是他此轮施压的核心目标,也是临时加进议程的议题。
他需要一个“外交动作”向国内交代——
尤其是面对美国年轻群体对TikTok的依赖,他不能再一味强硬封杀。
如今能宣称“达成共识”,至少保住了面子。


二、通话与会晤:政治表演背后的算计

特朗普不仅宣布达成共识,还主动透露将于19日与中国通电话。
连日期都公布,显然是有意释放信号:
我掌握了主动权,中美关系仍由我主导。

但这通电话,真的是他“争取”来的吗?
未必。

通话本身就是外交常态,而非特殊恩赐。
真正关键的是后续——是否实现元首会晤
此前特朗普多次放风,希望借G20韩国峰会之机与中国领导人见面。
此次会谈若气氛融洽,会晤可能性上升,他的政治资本也随之增加。

更值得注意的是,他在宣布消息时强调:
“两国关系仍然非常牢固!”
这句话耐人寻味。
它暴露了一个事实:特朗普并不想与中国彻底撕破脸
他需要在打压与接触之间维持微妙平衡——
既展示强硬以迎合选民,又保留通道以避免失控。


三、“共识”的实质:拖延战术与捆绑博弈

所谓“共识”,本质是将危机延后

TikTok在美国的禁令期限临近,若无进展,平台将面临下架。
这对数千万美国用户是巨大冲击,也将激化社会矛盾。
特朗普三次推迟禁令生效,已成笑柄。
此次会谈的核心任务,实则是为第四次推迟寻找台阶。

而“基本框架共识”正是这个台阶。
它允许美方宣称“取得进展”,同时为后续谈判留出时间窗口。
正如美国财长贝森特所言:
“未来几周将进行下一轮磋商。”
换言之,问题没解决,只是延期了

更重要的是,TikTok问题并非孤立议题,而是与整个中美经贸关系深度捆绑

中方明确表态:

  • 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;
  • 依法依规审批技术出口;
  • 尊重企业意愿,支持平等商业谈判。

这三点划出了清晰底线:

  1. 核心技术不许卖:算法、数据架构等敏感技术受出口管制,不能以“商业交易”为名变相转移;
  2. 价格必须公平:美方不能借政治压力低价强购;
  3. 条件必须对等:TikTok的出路,与美方取消对中企制裁挂钩。

因此,所谓“共识”,实为交换筹码的开始,而非终点。
若美国继续扩大实体清单、封锁芯片供应,TikTok交易随时可被叫停。


四、脱钩的代价:谁更承受不起?

特朗普当然可以选择“一禁了之”,彻底封杀TikTok。
但他不敢。

TikTok在美国拥有超1.5亿用户,尤其在Z世代中渗透率极高。
强行关闭,将引发大规模抗议,动摇其选民基础。
他曾称TikTok是“年轻人想要拯救的公司”——
这话既是示弱,也是警告:政治不能完全凌驾于民意之上。

他也可能推动中美全面脱钩。
但后果更为严重:
一旦经贸“压舱石”崩塌,中美关系将直接滑向对抗。
中国将彻底放弃与美国在现有国际体系内共存的幻想,
转而加速构建独立于美元、西方技术和市场之外的替代体系。

而这,正是美国最惧怕的局面。


五、中国的战略定力:阅兵背后的体系重建

9月3日的大阅兵,不仅是军事展示,更是战略宣言。
它传递的信息清晰:
中国已有能力在外部封锁下独立运转。

阅兵中亮相的高超音速武器、反导系统、隐身无人机,
背后是完整的科研、制造、供应链体系支撑。
这意味着,即便被切断高端芯片、精密设备输入,
中国仍能依靠自主迭代维持国防与关键产业运转。

这种能力,正在重塑全球权力结构。

美国真正的困境在于:
它不仅要应对中国崛起,还要面对盟友体系的瓦解

欧洲正极力追求战略自主,不愿再充当美国地缘棋子;
其坚持多极世界主张,本质上是在削弱美国单极霸权。
当欧洲自身也成为“一极”,美国的战略资源将被进一步稀释。

中国无需急于出手。
只要乌克兰战争、中东冲突持续消耗美国国力,
只要欧美裂痕不断扩大,中国的战略窗口就会持续打开。


六、结语:寂寞的胜利与不可逆的趋势

特朗普以为自己赢了。
他拿到了一个模糊的“共识”,安排了一次通话,保住了短期政治颜面。
但实质进展为零。
TikTok问题依旧悬而未决,技术底线未被突破,捆绑条件依然存在。
他赢得的,不过是又一次拖延的时间。

而中国始终掌握着更大的战略主动:

  • 不急于成交,因为脱钩成本美国更高;
  • 不回避谈判,因为拖延本身也是一种武器;
  • 不幻想共存,因为独立体系已具雏形。

中美关系不会突然破裂,也不会真正和解。
它将进入一种“低烈度、高韧性”的长期博弈状态——
一边谈,一边斗;一边合作,一边脱钩。

特朗普的“胜利”喧嚣终会散去,
而历史的走向,早已在无声中确定。



已有1人赞
已收藏
上一篇:多哈会议的沉默
下一篇:波兰这是在玩火自焚
评论或留言 0

登录

注册



返回顶部
留言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