绑定手机号

手机号码

验证码 

手机验证

关注公众号

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
法国政局动荡背后:一场由总理任命引发的全面危机


2025年09月17日 
 

最近,法国局势突然紧张,全国多地爆发大规模抗议和骚乱。街头浓烟滚滚,车辆被推翻当路障,警察与人群对峙,巴黎出动8万名警力维持秩序,部分地区铁路中断,甚至出现趁乱打砸抢的情况。

很多人看到这场景,第一反应是:法国又来了,这国家动不动就上街闹事,从2018年的“黄背心”运动到2023年警察执法引发的骚乱,都是老样子。

但这次不一样。

表面上看,还是抗议、封锁、冲突,但这次的动荡,已经触及法国政治体制的根基,是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系统性危机。

一、导火索:总理换得太急

2025年9月9日,法国总理贝鲁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。当天,马克龙就宣布任命勒科尼为新总理。

这个任命来得太快,连象征性的酝酿期都没有。以往换总理,马克龙至少会考虑几天甚至几周,比如2024年任命贝鲁时,他考虑了10天;2023年换阿塔尔,前后花了两个月。

但这次,当天辞职,当天任命,毫无缓冲。

问题就出在这里。

勒科尼是谁?他是马克龙的亲信,被称为“忠诚低调的战将”,政治立场鲜明,属于马克龙派核心成员。媒体指出,早在2024年底,马克龙就想用他,但当时议会警告:现在局势复杂,别用这么有派别色彩的人。

可这次,马克龙不管了。

他之前试过中间偏右的巴尼耶,只干了89天就被议会赶下台;又用“政坛变色龙”贝鲁,靠打太极撑了9个多月。现在,他干脆破罐子破摔,直接用自己的人。

结果,任命一出,法国左右两派同时炸锅。

左翼说:你这是无视议会多数派,强行塞人;右翼说:你这是搞小圈子政治,排除异己;极右翼更怒:我们本来就不认你这套制度,你还来这套!

于是,全国抗议爆发。这不是因为某个社会事件,而是因为一次总理任命直接引爆了整个政治体系的矛盾

二、根源:议会分裂,谁也组不了政府

要理解这场危机,得从2024年6月说起。

当时,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出炉,法国极右翼政党“国民联盟”得票率超过30%,创下历史新高。马克龙大惊,担心三年后国民议会选举极右翼会全面掌权,于是突然宣布解散议会,提前举行大选。

这是一次豪赌。

他以为提前选举能遏制极右翼,结果事与愿违。

2024年7月,国民议会选举结束,极右翼虽被中间派和左翼联合压制,只拿到第三,但左翼联盟成为第一大党,马克龙派沦为第三。

更麻烦的是:没有任何一个阵营获得过半席位

法国议会共577席,左翼联盟最多,但连三分之一都不到。小党林立,议席分散,导致谁也组不成稳定政府。

按法国宪法,总统有权任命总理,但议会可以发起不信任投票将其罢免。这意味着,只要议会多数不支持,总理随时可能下台。

于是,法国陷入“任命—倒台—再任命”的死循环。

三、总理成了“短命职位”

从2024年9月起,法国换了三任总理:

  1. 巴尼耶:中间偏右,试图平衡各方,结果上台89天就被议会罢免,创历史最短任期;
  2. 贝鲁:老牌政客,外号“变色龙”,左右逢源,靠打太极勉强撑了9个多月;
  3. 勒科尼:马克龙亲信,刚上任就遭全国反对,政府还没运转,抗议已遍地开花。

问题在于,总理必须推行政策、分配利益、通过预算。但在当前议会格局下,任何政策都会被反对派狙击。总理不是在执政,而是在“求生”。

所以,没人愿意干这活。阿塔尔是马克龙亲信,一看形势不对,立马辞职跑路。后来者要么没能力,要么没胆量。

四、法国的深层病根:经济困局与财政崩溃**

政治动荡的背后,是法国几十年积累的结构性问题。

1. 财政长期赤字法国自1974年以来,连续51年财政赤字,靠借债过日子。2024年,税收占GDP比重高达51.4%,全球最高之一。高税负导致富人外流,投资减少。

2. 产业空心化法国曾靠大型工业企业和殖民地维持经济。但现在:

  • 制造业只剩空客撑场面,互联网、AI、芯片、新能源等领域几乎全军覆没;
  • 非洲前殖民地纷纷摆脱法国控制,过去每年从非洲获取的5000亿至8000亿美元“海外红利”基本断了;
  • 奢侈品等“文化输出”也面临挑战,中国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捧,平替品牌越来越多。

3. 福利制度难以为继法国是高福利国家,失业率长期偏高,政府既要维持福利,又无新增财源,只能不断举债。

五、改革难,不改革更难

正常国家遇到这种局面,要么发展新产业(开源),要么削减福利(节流)。但法国两头都难:

  • 开源难:缺乏科技和制造业基础,新兴产业起不来;
  • 节流难:一旦削减福利,立刻引发大规模抗议,“革命老区”传统太强。

于是,政府只能拖延。但拖延的代价是债务越滚越大,社会矛盾越积越深。

六、这次动荡为何特别危险?

以往法国骚乱,多由具体事件引发,比如油价上涨、警察执法。政府妥协一点,抗议就平息。

但这次不同:

  • 这是制度性危机,不是单一事件;
  • 抗议对象不是某项政策,而是整个政治体制;
  • 左、中、右三大阵营彻底对立,无法合作;
  • 总理任命已无法获得议会认可,政府合法性正在瓦解。

更危险的是,法国境内有大量非洲和中东移民,社会本就存在深层裂痕。一旦局势失控,可能演变成大规模社会动荡。

七、总结:不是偶然,而是必然

马克龙解散议会的决定,是这场危机的导火索。但从根上看,这是法国几十年经济停滞、产业衰落、财政透支的总爆发。

过去,法国靠殖民红利、工业优势和文化影响力维持大国体面。现在,这些支柱都倒了,却没能建立新支柱。

政治体制无法适应现实,社会无法承受改革阵痛,政府只能靠换人拖延时间。

但时间已经不多了。

这次的动荡,可能不会像过去那样很快平息。因为问题不在街头,而在体制深处。只要根本矛盾不解决,法国的乱局就不会结束。



已有0人赞
已收藏
上一篇:10万大军集结,普京军演震慑北约
下一篇:美联储降息在即,全球资本博弈进入新阶段
评论或留言 0

登录

注册



返回顶部
留言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