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?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。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。
右侧登录口登录后,可浏览全文
2025年9月,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召开了一场所谓“重大发布会”,宣布他和其公共卫生顾问小肯尼迪找到了儿童自闭症的“真正原因”——孕妇在怀孕期间服用了常见的退烧药泰诺(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)。他还宣称,解决方案是服用一种叫“亚叶酸”的维生素,并荒谬地声称:“古巴人不吃泰诺,所以古巴没有自闭症。”这类言论并非首次出现。早在2025年4月,特朗普和小肯尼迪就预告要在9月公布自闭症的“病因与疗法”。当时多数人以为这只是小肯尼迪长期反疫苗宣传的一部分,没当回事。没想到他们真的搞出了一场轰动全美的“科学表演”。这场发布会不仅毫无科学依据,甚至违背基本常识。但它反映出一个更严重的问题……
2025-09-25
最近,国家统计局一位副司长在公开场合谈了当前房地产的情况。他说,今年前八个月,虽然受国内外环境变化影响,楼市有些波动,但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的同比跌幅正在缩小。去库存的效果还在显现,整体市场正朝着“止跌回稳”的方向走。不过他也坦率指出,目前销售量仍在下降,市场的恢复需要时间。接下来要让楼市真正稳住,还得继续努力。这番话看似平常,其实挺关键。它没有用“形势一片大好”或者“彻底崩盘”这种极端说法,而是既承认问题存在,又指出有好转迹象。这种表达方式,比过去那种非黑即白的说法更让人信服。对普通人来说,现在买房确实犹豫。很多人觉得房价还是高,不敢下手;开发商也在降价卖房,但成交量上不去。官方……
2025-09-15
2025年9月13日,唐纳德·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布一封致“北约国家及全世界”的公开信。内容冗长、情绪化、逻辑跳跃,但核心意图清晰:将俄乌战争的责任从自己身上剥离,并迫使欧洲盟友承担更多代价。这不是政策宣示,而是一次典型的政治甩锅术——以强硬姿态掩盖战略无力,用荒诞条件转移矛盾焦点。这封信的背景是近期三起国际事件:特朗普盟友查理·柯克在活动中遭枪击身亡;以色列疑似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袭击;波兰声称遭遇俄罗斯无人机越境攻击。其中,波兰事件成为导火索,欧洲多国借此向美国施压,要求北约采取更强硬行动。面对压力,特朗普没有选择协调或安抚,而是反手抛出一份近乎羞辱性的“最后通牒”。其内容可归纳为五点:要求所有北约国家立即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,否则美国不会对俄实施“重大制裁”;指责部分北约国家仍在购俄油,“令人震惊”,削弱自身谈判地位;提议北约集体对中国征收50%至100%关税,称此举有助于结束俄乌战争;强调这是“拜登和泽连斯基的战争”,他只是来“帮助结束”的;威胁若不听从他的方案,北约就是在浪费美国的时间、金钱与耐心。表面看,这是强硬路线的延续;实则是一场精准的三重打击——既推卸责任,又制造混乱,更趁机敲打……
2025-09-14
我国防部长董军日前应美国防长赫格塞思之邀,举行视频通话。美方主动约见,本身就说明问题:今天的美国,已不再具备单向定义全球安全秩序的能力。它需要沟通,不是出于善意,而是出于现实压力。通话中,董军明确指出,两军关系应建立在平等尊重、和平共处的基础上,核心是尊重彼此利益。他强调,任何企图以武力支持“台独”、借台湾问题遏制中国的行为,注定失败。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清晰: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稳定,坚决反制外部干涉和挑衅行为。中国的发展目标明确——专注自身建设,捍卫正当权益。遏制中国?威慑中国?干涉中国?这条路走不通。这些话不是外交辞令,而是事实陈述。美方清楚,若失去与中国军方的沟通渠道,误判风险将急剧上升。如今的视频通话,不是技术进步的象征,而是战略焦虑的体现。过去美国发号施令,别国揣摩意图;现在轮到美国主动联络,试图摸清中方动向。地位互换,不言自明。曾几何时,特朗普执政初期的美国,确有睥睨全球的资本。2017年……
2025-09-13
2025年9月10日,法国几十个城市同时陷入混乱。巴黎、马赛、里昂、南特等地爆发大规模骚乱,示威迅速演变为暴力冲突。燃烧的车辆堵住主干道,奢侈品店被洗劫一空,消防车遭围攻,警察在催泪瓦斯中节节后退。官方称25万人参与抗议,但现场更像是失控的街头战争,而非和平游行。口号是“封锁一切”,行动是打砸抢烧。所谓“游行”,不过是暴乱的遮羞布。法国政府震怒,内政部高喊“零容忍”,但现实是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