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?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。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。
右侧登录口登录后,可浏览全文
以色列对加沙城的地面进攻已经全面展开。仗一开打,国际社会的批评就没停过。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不打算退,反而在一次政府会议上把话挑明了:未来几年,以色列很可能要面对“国际孤立”,这条路躲不掉,只能硬扛,靠自己。这不是情绪化发言,而是实打实的战略调整。他直接点出,以色列经济得往“自给自足”方向转,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依赖对外贸易。尤其是武器和军事装备,一旦被卡脖子,从国外买不进来,怎么办?……
2025-09-18
当地时间9月15日,特朗普在他自己的社交媒体“真实社交”上发帖,宣布要起诉《纽约时报》,理由是诽谤和损害名誉,索赔金额高达150亿美元。150亿是什么概念?《纽约时报》这家公司目前的总市值才96亿美元。换句话说,就算把整家报社卖光,也赔不起这个数。这已经不是索赔,更像是公开喊话。但对特朗普来说,金额多少不重要,重点是态度。他向来认为自己是被媒体围攻的对象,现在要反击,就得动静大一点。他在帖子里把《纽约时报》骂得很狠,说它是“美国历史上最差劲、最堕落的报纸”,是“激进左翼民主党的喉舌”,还说这家报纸十多年来说了他和他家人无数谎话。那到底是什么事让他这么生气?直接导火索是两件事……
2025-09-17
李在明从美国访问回国后,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震动韩国政坛的举措。他先是将原本独立运作的检察部门彻底重组,紧接着又对军队高层进行大换血——一次性撤换了韩国军队全部现役的上将,并直接让这些人提前退役。这种对军队高层如此彻底的清洗,在韩国历史上前所未有。上一次有总统能对军队实现如此强的控制力,还要追溯到朴正熙时代。从实际权力来看,李在明已经成为继朴正熙之后,韩国最具实权的总统。不过,虽然从去年尹锡悦时期那场被外界称为“极端抽象”的政治风波开始,韩国国内就接连不断上演各种政治大戏,但真正的大动作,还是等到李在明访美归来后才正式展开。如果说朴正熙是靠铁血政变上台,那么李在明这次的动作,手段之果断,控制之严密,甚至比朴正熙当年还要更进一步。他不仅政治耐力强,抗压能力突出,还能迅速推进人事布局。在清除原有……
2025-09-15
英国广播公司放出消息,说因为十几架无人机9月10日进入波兰领空,北约终于要动真格了——多个成员国要往东欧调兵遣将,加强波兰方向的防御。丹麦要派2架F-16战斗机和1艘军舰,法国要派3架“阵风”,德国要出4架“台风”,英国也表态“全力支持”,但具体出什么,还得“稍后公布”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跳出来骂这事“不可接受、极其危险”,波兰总理图斯克则宣布,波兰和盟友已在领空展开“预防性空中行动”,还拉响防空警报,关闭机场,组织士兵搞反坦克、反无人机演习。看起来架势不小,一副马上要摊牌的劲头。可仔细一扒,全是喊话,实打实的支援少得可怜。波兰现在……
2025-09-14
昨晚,美国警方宣布抓获枪杀MAGA核心人物查理·柯克(CharlieKirk)的嫌疑人——泰勒·罗宾逊(TylerRobinson),22岁,犹他州本地人,与父母同住。案件本身尚未进入司法审判阶段,但围绕这名年轻嫌疑人的身份、动机与政治立场的争论,早已在全美舆论场炸开锅。左翼说他是极右翼Groyper;右翼坚称他是极左Antifa成员。双方各执一词,互不相让,仿佛这起案件只是他们意识形态战争中的又一场战役。而公众,又一次沦为政治叙事的看客,在信息碎片中拼凑真相。但问题是:我们真的能用“左”或“右”来定义这个人吗?还是说……
2025-09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