绑定手机号

手机号码

验证码 

手机验证

关注公众号

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
马斯克干涉英国内政


2025年09月15日 
 

2025年9月14日,伦敦爆发大规模反移民抗议,警方估计参与人数在11万至15万之间。这场集会迅速失控,抗议者与警察爆发激烈冲突,26名警员受伤,数人重伤。现场砸车、纵火、投掷杂物,秩序几近崩坏。

按英国七千万人口计算,这场骚乱的规模相当于中国有160万人上街闹事。要是真发生这种事,全国看守所立马爆满,司法系统直接瘫痪。可英国——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——底子还在,监狱、警力、应急机制全压上去,撑得住。而且这还只是开始,抓的人只会更多,不会更少。


马斯克通过视频连线“现身”现场,瞬间引爆全球媒体。
他没亲自到场,但声音响彻集会现场,支持者高呼他的名字。
表面上看,他是在声援“言论自由”和“反政治正确”,实则是在给英国极右翼打气。
问题是,一个美国科技富豪,插手英国街头政治,算哪门子民主?
但他一开口,流量就来了,反对声立马被淹没。

更讽刺的是,同一天伦敦还有另一场游行——约5000人举行“反对种族主义”示威。两路人马路线重叠,直接在街头干了起来。
一边喊“驱逐非法移民”,一边喊“仇恨滚出英国”,口号对冲,拳头也对上。


左右两派根本谈不拢,一个要“仇恨自由”,一个要“反仇恨”,本质是互不相容的世界观。
议会听着民意,可民意自己先打起来了。
民主怎么搞?投票?可投票的前提是大家承认规则,现在连“人是不是该平等”这种底线都撕了,还投个什么?

英国人太懂这种局面了。
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,它玩镇压比玩民主熟练多了。
历史上从爱尔兰独立运动到殖民地反抗,再到国内工人罢工,哪次不是靠警棍、监狱和紧急状态压下来的?
它的经验就一条:要么别动真格,要动就往死里镇。

这就是帝国的老本——不是靠道理服人,是靠系统碾人。


极右翼头目汤米·罗宾逊宣称,这是“英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右翼示威之一”。
这话不假。
但更值得警惕的是,这种规模的极右翼动员,已经常态化。
移民问题早就不是政策争议,而是社会火药桶。
东欧人嫌中东人,本地白人嫌南亚人,连二代移民都开始排斥新移民。
英国没解决融合问题,只靠福利和口号拖着,现在经济停滞、住房紧张、公共服务崩溃,矛盾全往移民身上甩。

本土民众喊“反移民”,其实反的不是人,是失控的国家治理。
但他们找错了靶子。
真正该反的是殖民主义的遗毒——不是别人来占英国,而是英国自己被自己的历史殖民了。

什么意思?
英国过去靠殖民全球掠夺资源,维持国内高福利、低竞争的社会模式。
现在帝国没了,但玩法没变:
继续从全球招劳工,压低工资;
继续用多元文化当遮羞布,掩盖阶级固化;
继续让伦敦金融城吸血全世界,而北部工业城衰败到底。

它殖民别人的时候是帝国,殖民自己的时候叫“全球化”。
结果就是,底层白人觉得被抢了饭碗,少数族裔觉得被歧视,中产觉得税负太重,政府觉得谁都不听话。
一地鸡毛,全靠警察和监狱兜底。


有人怀念殖民时代的“秩序”——比如香港那批人,总觉得港督时代多好,有“自由”,有“法治”。
可那是什么自由?是主子的自由,奴才的顺从。
港人没选举权,政策全由伦敦定,反对声音一律封杀。
现在“港人治港”,有些人反而不适应了,因为民主不是只让你说话,还得听别人说话。

英国现在也一样。
它嘴上讲民主,骨子里还是帝国思维:
民众可以表达,但必须在它划定的范围内;
一旦出界,警察上,法院跟,监狱等着。
乔治·奥威尔写《1984》时被监视,不是因为他多危险,而是因为体制本能地排斥任何可能动摇叙事的人。

这种国家,对外永远“宁予友邦,不予家奴”。
救乌克兰可以砸几百亿,对内却要砍医保、削养老金;
容得下华尔街资本横行,却关押本国公民只因骂了一句移民政策。


马斯克这次插手英国事务,动机当然不纯。
他打着“言论自由”旗号,实则在培植全球极右网络,为自己政治野心铺路。
但讽刺的是,他在英国这套操作,居然“执行好了”——

对外装民主,对内搞铁腕。
它不怕游行,怕的是没人管。
只要警察能镇得住,议会就能继续演戏,媒体就能继续“客观报道”,民众就能继续抱怨完睡觉。

可问题是,当社会分裂到连“人该不该被仇恨”都要街头决斗时,民主就已经死了。
剩下的,只是镇压的节奏问题。

英国不会倒,但也不会好。
它就这样拖着腐朽的躯壳,在每一次骚乱中证明自己还有力气,然后继续等死。



已有0人赞
已收藏
上一篇:美国言论自由现形记
下一篇:美国要打“新冷战”?中俄别慌,先看清楚它的底牌
评论或留言 0

登录

注册



返回顶部
留言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