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?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。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。
当地时间9月15日,特朗普在他自己的社交媒体“真实社交”上发帖,宣布要起诉《纽约时报》,理由是诽谤和损害名誉,索赔金额高达150亿美元。
150亿是什么概念?《纽约时报》这家公司目前的总市值才96亿美元。换句话说,就算把整家报社卖光,也赔不起这个数。这已经不是索赔,更像是公开喊话。
但对特朗普来说,金额多少不重要,重点是态度。他向来认为自己是被媒体围攻的对象,现在要反击,就得动静大一点。
他在帖子里把《纽约时报》骂得很狠,说它是“美国历史上最差劲、最堕落的报纸”,是“激进左翼民主党的喉舌”,还说这家报纸十多年来说了他和他家人无数谎话。
那到底是什么事让他这么生气?
直接导火索是两件事。
第一件事,是《纽约时报》两名记者出了一本新书,叫《幸运的失败者》。书里说,特朗普并不是靠自己白手起家的“商业天才”,而是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至少4.13亿美元的资产。他还通过复杂的公司结构和税务操作,维持自己的商业形象。
书里直接指出,他的地产帝国更多是靠财务手段和公关包装撑起来的,而不是什么超凡的商业能力。
这对特朗普一直打造的“成功商人”人设是个重击。书一出来,他名下媒体公司的股价就往下掉。
第二件事更刺激。9月10日,《纽约时报》发了一篇报道,说特朗普在2003年给已故富豪爱泼斯坦寄过一张生日贺卡,卡片内容带有性暗示,还签了名。
报道一出,很多人就开始联想,特朗普和爱泼斯坦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?有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?
特朗普立刻否认,说卡片上的字不是他写的,画也不是他画的,指责《纽约时报》造假,还说要让他们“付出代价”。
其实,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跟媒体打官司了。翻翻他的历史,跟媒体的官司就没断过:
《纽约时报》《华尔街日报》这些媒体,是美国主流中的主流,历任总统、政客都被他们批评过。为什么到特朗普这儿就不行了?
不是他特别正义,而是他特别记仇。
关键原因在于,上一次总统大选,《纽约时报》公开支持哈里斯,还在投票前预测哈里斯会赢,说她将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。结果大家都知道,特朗普没输,这预测等于打脸。
从那以后,特朗普就盯上了这些媒体。他明白舆论的重要性,不可能让批评他的声音一直存在。
表面上说言论自由,实际上,谁支持他,谁反对他,界限划得很清。
这种对立不是一天形成的。美国媒体早就分成两派:《纽约时报》《华盛顿邮报》这些自由派媒体,通常倾向民主党,重点盯着特朗普的税务、政策问题;而福克斯新闻、《华盛顿时报》这些保守派媒体,则站在共和党这边,为特朗普说话。
2024年大选期间,这种分裂更明显。自由派媒体对拜登的正面报道占68%,保守派媒体对特朗普的支持率报道偏差超过40%。
特朗普当总统时,也不是没动手。他第一次任期时,白宫就以“报道新政策”为由,不让路透社、美联社等几家媒体进内阁会议。还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让推特封掉批评他的账号。
同时,他允许支持他的保守派媒体优先报道他在白宫和“空军一号”上的活动。
更直接的是,美国国防部曾要求《纽约时报》《华盛顿邮报》等媒体从五角大楼腾出办公位,把位置让给《纽约邮报》和极右翼网站布赖特巴特。
这说明什么?美国的媒体自由,其实是选择性的自由。哪家媒体能发声,发什么声,背后都有政治力量在推动。
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一直想搞TikTok。因为他知道,谁能控制舆论场,谁就掌握话语权。
那这次起诉《纽约时报》,他能赢吗?
法律上,难度非常大。
美国有个“真实恶意”原则,是1964年一个著名判例定下来的:公众人物要告媒体诽谤,必须证明对方明知报道是假的,或者根本不在乎真假。
这意味着,特朗普不仅要证明《纽约时报》报道错了,还得证明他们是故意造假。而《纽约时报》的记者一向以核实信源严格著称,还因为揭露特朗普税务问题拿过普利策奖。
目前,特朗普团队说《纽约时报》“故意传播虚假信息”,但没拿出具体证据。反倒是《纽约时报》的报道有文件、税务记录支持,属于合理调查。
就算特朗普当总统时任命了三位保守派大法官,最高法院也不太可能推翻这个原则。过去保守派主导的法院,也多次保护媒体批评政府的权利。
如果案子进到联邦法院,还可能被直接驳回,因为佛罗里达州有反恶意诉讼法,防止有人用官司骚扰媒体。
所以,这场官司大概率会以失败告终。
但特朗普根本不在乎输赢。
他真正在意的是,通过打官司制造话题。每次他起诉媒体,支持者就会在社交平台刷“#SaveTrump”这类标签,热度迅速冲高。这种情绪动员,比打官司本身重要得多。
当媒体盯着他的财务问题时,他用诉讼把话题转到“媒体偏见”上。7月份爱泼斯坦案有新消息时,他马上起诉《华尔街日报》,成功把公众注意力从案件本身引开。
这已经不是法律行动,而是一场政治表演。
他的目的,是把自己塑造成“被体制打压的受害者”,激发支持者对“假新闻”的愤怒,从而巩固基本盘。
这场150亿的索赔,看似是个人报复,实际上反映了美国政治和媒体的深层问题。当两党都把媒体当武器,当司法被用来打击对手,所谓的言论自由也就变了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