绑定手机号

手机号码

验证码 

手机验证

关注公众号

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
日本又要换首相,但问题一个也没解决!


2025年10月03日 
 

2025年10月4日,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将举行党总裁选举。现任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、前经济安保大臣高市早苗、原经济安保大臣小林鹰之、前自民党干事长茂木敏充,以及现任官房长官林芳正,五人同台竞争。

胜出者将接任自民党总裁,并在随后的国会选举中出任新一任首相。

这次选举,外界普遍认为将在小泉进次郎和高市早苗之间展开。小泉在经济和国际政策上略占优势,高市则在党内保守派中支持率高。但无论谁上台,日本政局大概率还是老样子——一年一换首相,内阁走马灯


一、一年一相,已成常态

日本政坛早已习惯了“短命首相”。

  • 菅义伟:2020年9月上任,2021年10月下台,执政一年出头;
  • 岸田文雄:2021年10月上任,2024年10月辞职,干了三年,算“超长待机”;
  • 石破茂:2024年10月接任,2025年9月7日宣布辞去党总裁职务,实际执政刚满一年。

石破茂下台,直接原因是2025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惨败。党内派阀施压,他扛不住,只能辞职。

自民党是执政党,党总裁就是首相。总裁一换,首相就得跟着换。这次选举后,新首相上台,很可能也撑不过一年。

问题出在哪?没有谁能拿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政策

安倍执政八年,搞了个“安倍经济学”,核心是印钱、发债、刺激企业投资。结果经济没起色,反而坐实了“失落的三十年”。

后来的首相,谁也没能跳出这个框。菅义伟一年就走人,岸田干了三年,最后因为自民党“黑金”丑闻——议员把政治资金当私房钱用——处理不力,被迫下台。

石破茂本被寄予厚望,想整顿党内派阀,结果在强大的“安倍派”面前低头,保留了他们的势力,最后还是被赶下台。

现在的新候选人,不管是谁,都绕不开党内派阀斗争。自民党在国会的席位不够半数,还得靠小党支持。小党政策各异,合作困难,政局注定不稳。


二、选举不谈民生,只讲“危机”

过去日本选举,政客们主打“面包与马戏”——给老百姓发补贴、减税(面包),再搞点热闹的口号和表演(马戏)。

但现在,这两样都没了。

2025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,最抢眼的不是自民党,而是一个叫“参政党”的极右翼小党。他们喊出:

  • “中国人在大规模抢购日本土地和水源”;
  • “只有父母都是日本人,才能当日本国民”;
  • “日本人基因比中韩更优秀”。

这些排外言论在电视上反复播放,吸引了大量关注。自民党为了拉票,也不得不跟进,提出“清除非法外国人”、严格审查外国人买房和考驾照。

到了这次党首选举,高市早苗甚至用奈良方言强调:有外国人踢公园里的鹿,必须严加管理。

其他候选人虽然没提“鹿被踢”这种事,但也没人提出像“安倍经济学”那样的经济振兴计划。消费税要不要减?生活补贴发不发?全都说得含糊其辞。

现在的选举,不谈怎么让老百姓过好日子,只谈“外国人抢资源”“社会秩序被破坏”,把国内矛盾转嫁到外部。

没有面包,连马戏都变成了惊悚剧


三、对美唯命是从,经济被关税压垮

日本经济上不去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:美国不给活路

特朗普2025年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后,对日本产品加征高额关税。日本帝国数据银行的报告指出,这一政策将导致:

  • GDP减少0.4%;
  • 出口下降1.3%;
  • 企业利润减少1.7%;
  • 倒闭企业增加2.6%。

石破茂内阁派了好几次人去美国谈判,结果毫无进展。

更糟的是,五位党首候选人,清一色是“亲美派”:

  • 小泉进次郎:哥伦比亚大学硕士;
  • 高市早苗:曾在民主党议员办公室工作;
  • 林芳正、小林鹰之、茂木敏充:都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。

他们对美国很熟,但正因如此,没人敢提对美新战略。唯一的“对策”就是:多买美国武器,提高军费

可这跟振兴经济没关系,纯粹是迎合美国军工集团。过去日本对美妥协,还能换来市场准入,现在光出钱,却得不到实际好处。

一位在索尼美国工作几十年的高管在9月公开说:现在的对美政策,只是单方面妥协,根本换不来发展机会

民间在喊话,政客却装听不见。


四、对华关系:嘴上对抗,手上做生意

尽管政客们天天喊“中国威胁”,但中日经济关系一直没断。

2014年,中日贸易额32.55万亿日元,占日本外贸总额的20%;
2024年,贸易额32.65万亿日元,占比升至21%。

数字说明:日本一边在政治上对中国喊打喊杀,一边在经济上继续依赖中国

安倍时期提出“中国是假想敌”,岸田执政时又通过立法,把中国列为可随时军事应对的对象。石破茂虽是田中角荣的弟子(田中曾推动中日建交),但执政期间也没改善关系。

现在这五位候选人,个个亲美,没人想缓和对华关系。

可现实是,日本经济离不开中国。少了对华贸易,日本在“失落的三十年”里可能早就滑得更惨。

所以,不管谁当首相,嘴上可以继续强硬,但经济合作还得维持。这种“政治对抗、经济合作”的双轨模式,短期内不会变。


五、换人不换药,困局难破

这次自民党选举,表面热闹,实则空洞。

没人能解决经济停滞、没人敢挑战美国、没人愿改善对华关系。党内派阀斗争不休,政策反复摇摆,导致首相干不长,政策推不动。

日本政坛陷入一个死循环:

  • 经济不行,就转移矛盾;
  • 矛盾转移,就对外喊“危机”;
  • 喊完危机,继续不作为;
  • 不作为,经济更差。

一年一换首相,换的不是希望,而是失望。

2025年10月之后,日本政局依旧动荡,中日关系也难有转机。唯一确定的,是这种“换汤不换药”的局面,还会继续下去。



已有0人赞
已收藏
上一篇:德国转向印度,背后是供应链的重新算账
下一篇:想拉普京下场?马科斯的外交算盘终将落空
评论或留言 0

登录

注册



返回顶部
留言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