绑定手机号

手机号码

验证码 

手机验证

关注公众号

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
中巴合建10亿美元基金,推动去美元化与产业升级


2025年10月05日 
 

据彭博社报道,巴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(BNDES)已与中国进出口银行达成协议,共同设立一支10亿美元的联合投资基金。这笔资金将重点投向能源转型、基础设施、采矿、农业以及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。

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金融合作,而是中巴两国在经贸关系和国际经济格局中迈出的重要一步。


一、政策性银行联手,新模式浮现

这支基金由巴西的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的进出口银行共同发起。这两家都是政策性银行,背后代表的是国家发展战略,而不是单纯追求利润的商业机构。

这种双边开发银行直接合作的模式,不同于世界银行、美洲开发银行等由西方主导的多边机制。它更注重实际需求,项目决策更贴近当地发展需要,审批流程也更灵活。

对巴西来说,这意味着能更快拿到资金推进重点项目;对中国来说,这是对外合作从“贷款+工程”向“投资+共建”升级的表现。


二、钱投到哪儿?全是发展急需的领域

这10亿美元不是撒胡椒面,而是精准投向几个关键方向:

  • 能源转型:支持太阳能、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,帮助巴西减少对水电的依赖;
  • 基础设施:改善交通、电力、通信网络,提升经济运行效率;
  • 采矿与农业: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化生产;
  •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:布局未来产业,提升技术自主能力。

这些正是巴西当前最缺钱、最需要突破的领域。过去几十年,拉美地区长期依赖原材料出口,工业基础薄弱,技术升级缓慢。现在通过与中国合作,有机会补上这块短板。


三、用巴西货币结算,意义重大

这次合作有个细节很关键:基金将以巴西本国货币雷亚尔作为主要计价和投资单位。

这是中巴金融机构首次推出以雷亚尔为基础的双边基金。

这意味着什么?

过去,两国做生意大多用美元结算。一旦美元汇率波动,或者美国搞金融制裁,交易就会受影响。现在直接用本币,等于绕开美元,降低风险。

更重要的是,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“去美元化”尝试。不仅省了换汇成本,还能增强巴西对自身金融主权的掌控。

巴西国家开发银行投资总监纳尔逊·巴尔博萨明确表示,这一安排体现了合作中的“对等原则”和“尊重本土化”,不是谁主导谁,而是平等协作。


四、巴西为何靠拢中国?

最近几年,巴西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强调“战略自主”。总统卢拉上台后,明确提出要多元化外交,不能只看美国脸色。

今年,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,巴西也在名单上。这让巴西意识到:过度依赖美国市场有风险。

于是,它加快了与中国、其他金砖国家以及南方国家的合作步伐。

除了这支新基金,巴西央行还在持续增持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,推动在更多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。

这不是要“选边站”,而是想掌握更多主动权,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。


五、中巴合作,已经深入多个层面

中巴关系早已不止于买卖商品。

  • 政治上,两国是全面战略伙伴,在联合国、金砖国家、G20等多边场合经常协调立场;
  • 金融上,除了这次10亿美元基金,双方已在跨境支付、本币互换等领域取得进展;
  • 产业上,比亚迪在巴西建电动车厂,中国光伏企业参与当地新能源电站建设,实现了从“卖产品”到“建工厂、带技术”的转变。

这支基金的设立,标志着中巴合作正在走向制度化和长期化,不再是临时项目拼凑,而是有规划、有机制的战略对接。


六、不只是双边合作,更是南方国家的新路径

这笔基金的意义,也不局限于中巴两国。

它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:
不必非要通过西方主导的金融机构拿钱,也可以由两个南方国家的政策银行直接合作,按自己的节奏和发展需求来推动项目。

这种模式更务实、更少附加条件,正在成为全球南方国家加强南南合作的一种新范式。

未来,随着金砖国家扩容、全球南方话语权上升,类似的本币基金、区域融资机制可能会越来越多。


结语:一步小棋,背后大势

10亿美元看似不多,但这笔基金释放的信号很明确:
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摆脱对美元体系的过度依赖,寻求更自主、更平等的国际合作方式。

中巴这一次联手,既是两国关系深化的结果,也是全球发展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。
南方国家正在用自己的方式,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变得更公平、更多元。



已有1人赞
已收藏
上一篇:高市早苗赢了选举,但日本的困局她解不了
下一篇:法国扣押俄油轮,一场打着制裁旗号的海上博弈
评论或留言 0

登录

注册



返回顶部
留言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