绑定手机号

手机号码

验证码 

手机验证

关注公众号

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
加沙停火谈判背后的真实博弈


2025年10月07日 
 

2025年10月3日,哈马斯公开表示部分接受美国和以色列提出的20条停火协议,同意通过人质与俘虏交换的方式推动第一阶段停火。首轮间接谈判定于10月6日在埃及举行,由双方通过中间人进行沟通。

尽管谈判即将展开,但当前局势并未真正走向缓和,反而可能正在进入冲突的最后阶段。表面上看是停火谈判,实质上却是各方打出“最后一张牌”的关键时刻。


人质:哈马斯与内塔尼亚胡的共同底牌

在本轮巴以冲突中,人质问题成为最关键的筹码,而它同时服务于哈马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政治需要。

哈马斯在2023年10月发动“阿克萨洪水”行动时,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绑架以色列人员,用他们换取被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。这次突袭成果远超预期,共劫持了251名人质。这些人质的存在,使以色列军队在后续军事行动中不得不有所顾忌——出于舆论压力,以军无法像以往那样无差别推进。

对哈马斯而言,这些人质是其在极端劣势下维持抵抗能力的“压舱石”。即便面临毁灭性打击,只要人质还在,国际社会就无法完全忽视其存在。

但人质同样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政治救命稻草。

自2023年袭击事件发生以来,内塔尼亚胡一直面临国内左翼势力和司法系统的强烈质疑。然而,他成功将国家安全危机作为挡箭牌,以“为被绑架者复仇”为由,持续扩大军事行动,回避政治追责。

但如果人质全部获释,这场战争的正当性将大幅削弱。届时,内塔尼亚胡将失去拖延政治清算的理由,很可能立即面临下台甚至法律追究。因此,他必须在人质问题上保持足够悬念,既不能彻底解决,也不能完全搁置。


为何此时同意谈判?

既然人质是双方最后的筹码,为何现在都愿意坐到谈判桌前?原因在于外部压力已经逼迫他们不得不做出姿态。

对哈马斯来说,形势已极度恶化。
过去,它依赖伊朗经由叙利亚向黎巴嫩真主党输送物资,再获得支援。但2024年12月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垮台后,这条陆路补给线基本中断。伊朗自身也因遭受空袭、经济重建困难,无力提供大规模援助。

如今,哈马斯只能依靠阿拉伯国家的道义支持。然而,这些国家虽在口头上声援巴勒斯坦,实际行动却极为有限。面对国内舆论压力,它们更希望尽快结束冲突,避免局势进一步失控。因此,哈马斯必须抓住任何可能的停火机会,哪怕是以自身让步为代价,也要为地区盟友争取一个“体面的退出”。

对以色列来说,国内压力同样巨大。
以色列社会无法接受“穿拖鞋的武装组织”成功绑架本国公民的事实。民众要求政府必须救人质、严惩哈马斯。如果内塔尼亚胡拒绝谈判,他将在国内政治斗争中迅速失势。

更大的压力来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。有观点认为,特朗普正试图通过促成巴以停火来争取诺贝尔和平奖,以此提升个人政治遗产。但更现实的动机可能是:他希望尽快结束中东冲突,以便集中资源应对其他战略对手,包括中国和俄罗斯。

在这种背景下,特朗普对内塔尼亚胡施加了明确压力——必须推进谈判,哪怕只是形式上的进展。


停火协议的核心矛盾

尽管双方同意谈判,但根本分歧依然存在。

美国提出的20条协议中,以色列坚持两点:

  1. 哈马斯必须解除武装;
  2. 以色列将接管加沙地带的安全主导权。

这两点等于要求哈马斯彻底投降,放弃政治和军事存在。对此,哈马斯至今未明确表态是否接受。

事实上,特朗普本人也清楚,只要以色列坚持这两条,真正的和平不可能实现。但他并不在乎长期和平,只关心能否在选举周期内制造“外交突破”的政绩。对他而言,暂时停火就已足够。


巴以问题的深层根源

加沙能否实现和平,最终取决于以色列的决策。但问题在于,以色列的选择空间极其狭窄,无论谁当总理,都难以改变基本政策方向。

长期以来,以色列采取“扩大定居点、逐步挤压巴勒斯坦人”的策略。随着人口增长,现有土地已难以承载更多犹太定居者。为了安置新增人口,以色列必须继续扩张领土。

这一现实决定了,所谓的“两国方案”在以色列内部几乎没有政治市场。无论是右翼还是左翼政府,都不可能真正允许一个独立、完整的巴勒斯坦国存在。

因此,即使内塔尼亚胡下台,继任者仍会延续类似的强硬政策。加沙的命运不会因一次谈判或一人去留而改变。


外部支持为何乏力?

目前,哈马斯的主要潜在支持者是伊朗,而伊朗又依赖叙利亚作为通往黎巴嫩真主党的陆路通道。阿萨德政权倒台后,这条“抵抗轴心”的生命线已被切断。

伊朗目前处于战后重建阶段,国内正在进行安全审查,对外则试图通过核谈判缓解制裁。虽然它仍在与美国进行伊核谈判,但进展缓慢,且缺乏互信。此前与欧洲的谈判已破裂,联合国也因此恢复部分制裁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伊朗是否有意发展核武器尚无定论。但在当前国际环境下,拥有核武器的实际收益极低,反而会招致更严厉围堵。更可能的情况是,伊朗以“核能力”为筹码,换取经济解禁和技术支持。

然而,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,伊朗很难最大化谈判收益。短期内,它无力向哈马斯提供实质性援助。

至于其他阿拉伯国家,尽管部分国家近期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,但这更多是象征性表态。它们不愿为巴勒斯坦付出实际代价,更不敢挑战美国和以色列的军事优势。

即便是西班牙、意大利等国派军舰为“坚韧舰队”护航,试图向加沙运送人道物资,但在接近以色列封锁线时仍选择观望。这说明,国际社会的道义支持难以转化为有效行动。


冲突的未来:不是停火,而是决战

综合来看,当前的停火谈判并非和平的开端,而是冲突进入最后阶段的信号。

哈马斯已无退路,只能以人质交换争取最后的政治空间;内塔尼亚胡也必须在国内外压力下做出回应,否则将面临政治崩溃。

但无论谈判结果如何,只要以色列的根本政策不变,巴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就不会消失。巴勒斯坦人的抗争不会停止,以色列的军事压制也不会终结。

加沙将成为一场持久消耗战的战场,直到一方彻底瓦解。而哈马斯本身也只是众多武装派别之一,即便它被消灭,新的抵抗力量仍可能出现。

因此,这次谈判不是终点,更像是决战前的短暂平静。

我们能做的,只是希望战火早日平息,也希望世界不要忘记那些身处绝境的人。



已有1人赞
已收藏
上一篇:俄朝互动升温:从庆典到战略协作
下一篇:武契奇的警告:世界正在滑向战争边缘
评论或留言 0

登录

注册



返回顶部
留言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