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?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。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。
右侧登录口登录后,可浏览全文
9月10日晚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公告,正式公布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、范围及功能分区。此举距离国务院批复设立该保护区,仅过去数小时。设立自然保护区,是主权国家对其领土行使管辖权的常规手段。中国此举,既是对黄岩岛主权的再次宣示,也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化安排。法律依据充分,程序合法,国际实践普遍。但菲律宾坐不住了……
2025-09-17
俄乌战争打到现在,很多人已经有些“战事疲劳”。但最近,这场冲突又引发全球关注——不是因为前线战况,而是因为波兰突然关闭了所有通往白俄罗斯的铁路口岸。9月12日,波兰政府宣布这一决定,理由是: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正在靠近波兰边境的地区举行大规模军演,同时,前几天有十多架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。出于安全考虑,波兰必须采取紧急措施。这看似是波兰的“自保动作”,但影响远不止两国之间。因为它直接掐断了中欧班列的关键通道,导致大量中国货物滞留边境,欧洲客户收不到货,中国货主急得跳脚。一、中欧班列的“咽喉”被卡住了中欧班列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陆上物流大动脉,目前通达欧洲26个国家、220多座城市。而这些班列中,超过90%都要经过波兰东部的马拉舍维奇。这里是中欧班列进入欧盟后的第一站,几乎所有货物都要在这里完成清关、换轨、分拨,然后再发往德国、法国、荷兰等欧洲各国。可以说,马拉舍维奇就是中欧陆路贸易的“心脏”。现在波兰一纸命令关闭铁路口岸,等于把这条大动脉直接掐断。大量列车停运,货物积压,供应链瞬间瘫痪。这对依赖准时交付的制造业、电商和零售业来说,打击不小。中国外交部迅速回应:中欧班列是中波、中欧合作的旗舰项目,符合各方利益。波兰应采取有效措施,保障班列畅通,这也是维护国际供应链稳定的责任。这话说得直接,甚至有点硬。因为这事确实不讲理——你波兰自己有安全顾虑,凭什么让中国和……
2025-09-16
查理·柯克死于枪击,这件事本身在美国并不算新闻。毕竟,2024年全美已经发生超过487起大规模枪击案,平均每天都有人倒在枪口下。但这一次不同,因为死者不是普通人,他是特朗普的盟友、坚定的拥枪派代表人物,也是全国步枪协会(NRA)的忠实代言人。于是,一场围绕他死亡的政治操演和舆论风暴迅速席卷全美。一、一个拥枪者的死亡,如何被包装成“殉道”……
2025-09-15
最近看中美之间的角力,越来越清楚一点:不是谁喊得响谁就赢,而是谁的底盘稳、路子对、后劲足,谁就能掌握主动。过去那种“美国出招、中国接招”的局面正在翻篇。现在的情况是,美国还在原地跺脚叫阵,中国已经低头赶路,走出很远了。国与国的博弈,说到底拼的是经济和工业底子。美国确实有钱,但它的钱是怎么来的?印钞机开足马力,国债堆成山。2025年,美国国债突破37万亿美元,摊到每个美国人头上超过10万美元。这数字不是未来预测,是现在的真实负担。更麻烦的是,美国的经济增长靠什么?消费拉动,股市撑场,房地产波动。真正的制造业早就空心化,从钢铁、造船到芯片封装,大部分环节都不在本土。它所谓的“再工业化”,喊了十几年,结果呢?台积电在亚利桑那的工厂延期三年还没量产,英特尔自己都砍项目。政府砸补贴,企业拿钱跑路,最后啥也没落下。通胀一直卡在3%上下,美联储不敢轻易降息,一松银根就怕通胀反弹。国际组织普遍预测,2025年美国GDP增长不到2%,有些机构甚至直接说:衰退就在眼前。这不是危言耸听,是趋势。反观中国,没搞金融霸权那一套,也不靠收割全世界过日子。我们走的是……
2025年9月,法国爆发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社会动荡。抗议浪潮席卷全国两百多座城市,从巴黎到马赛,从里昂到波尔多,街头烈火熊熊。民众焚烧轮胎、垃圾桶,封锁主干道和高速公路,公共交通瘫痪,学校全面停课,卢浮宫、奥赛博物馆等文化地标紧急闭门谢客。警察与示威者激烈冲突,多人被捕,警员受伤,部分餐厅、商店和政府建筑遭纵火,浓烟蔽日,秩序崩坏。表面看,导火索是总理贝鲁推出的438亿欧元财政紧缩计划:取消两个公共假日、削减医保支出、冻结养老金调整。但问题没这么简单。法国人不是不能吃苦,而是拒绝被当成“替罪羊”——一边勒紧裤腰带过日子,一边看着政府把钱源源不断地送往乌克兰战场。先看这轮紧缩到底有多狠。取消两个公共假日,意味着一年少休两天,多工作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