绑定手机号

手机号码

验证码 

手机验证

关注公众号

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
卡塔尔遭袭后,中东的“结界”正在松动


2025年09月15日 
 
9月12日,匈牙利总理欧尔班、卢旺达总统卡加梅、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,三人几乎同时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,与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举行闭门会晤。三天后,9月14日至15日,阿拉伯与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的部长级筹备会议在多哈召开,议题只有一个:以色列袭击卡塔尔,怎么办?同一天,美国国务卿卢比奥飞抵以色列,与内塔尼亚胡一同参观“哭墙”。两件事,几乎同时发生,方向却完全相反。一边是多国围坐,商讨如何反制以色列;一边是美国高官现身,为以色列“站台”。这不是巧合,而是一场地缘政治的公开对峙。欧尔班是匈牙利人,基督教背景;卡加梅是卢旺达人,非洲内陆国家;普拉博沃是印尼总统,虽然印尼是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,但其政治立场长期在中美之间摇摆。他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伊斯兰阵营”成员,更不是中东地缘棋盘上的常客。但他们来了,而且来得很快。普拉博沃在卡塔尔遭袭的第二天就打了电话,随后亲自到场。欧尔班和卡加梅更是罕见地出现在中东外交前线。他们的目的很明确:告诉卡塔尔,你不是一个人。更深层的意思是:以色列这次越界了,不能就这么算了。卡塔尔虽然是小国,但有钱、有媒体(半岛电视台)、有外交影响力。它被以色列打了,美国驻军却毫无反应——这等于向整个中东传递一个信号:美国的保护伞,靠不住。所以,欧尔班、卡加梅、普拉博沃的到访,不只是“慰问”,更是一种政治表态。他们代表的是那些对美国霸权不满、对以色列暴行愤怒、但又不敢独自发声的国家。他们用行动告诉卡塔尔……


右侧登录口登录后,可浏览全文



已有0人赞
已收藏
上一篇:为了圆一个谎,印度豪购114架“阵风”
下一篇:美国政治正确下的大清洗
评论或留言 0

登录

注册



返回顶部
留言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