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以为的理所当然,正在被现实一点点推翻。”这句话,或许最能概括当下中美之间正在发生的深层变化。一边是高调展示、自信外放,一边是焦虑不安、内部争执,两个大国的互动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张力。中国不再掩饰自己的技术进步与战略雄心,而美国则在对华政策上陷入分裂与迷茫。今天,我们就从几个关键层面,拆解这场无声却激烈的博弈。一、歼-35亮相:一张不宣而战的军事明牌。中国最近打出的这张“明牌”,不是外交辞令,也不是经济数据,而是一架战斗机——歼-35。央视节目《空天逐梦》中,歼-35和歼-35A的细节被大幅披露:隐身性能达到雷达反射截面仅如“人的巴掌大小”,座舱内一块高清大屏清晰可见,整体设计极具现代感与科技感。这种公开尺度,在过去极为罕见。要知道,歼-10、歼-20服役初期,官方宣传极为克制。而歼-35刚刚列装,就登上国家级媒体高调展示,背后传递的信号不言而喻:我们不再需要“藏拙”,也不再担心“树大招风”。这不仅是对国内民众的信心宣示,更是对国际社会,尤其是对美军的一种战略回应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歼-35从福建舰上弹射起飞的画面行云流水,毫无“掉高”现象,显示出电磁弹射系统的高度成熟。相比之下,“福特”号航母虽已出港部署欧洲,却仍未搭载F-35C舰载机。而“布什”号航母为懂王表演弹射时,出动的仍是F/A-18“大黄蜂”。这一对比,让不少美国军事观察家不得不承认:中国在舰载五代机与航母协同方面,已走在前列。有美国专家直言,歼-35才是“F-35本该有的样子”。这种评价,不是恭维,而是焦虑。他们意识到,中国并非简单模仿,而是在理解未来战争逻辑的基础上,走出了自己的路径。所谓“相似却不同”,恰恰说明中国比美国更清楚,未来空战需要的是什么。二、美国鹰派的……
右侧登录口登录后,可浏览全文
赞
赞
已有1人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