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?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。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。
2025年,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报告《思想殖民——美国认知战的手段、根源及国际危害》,系统揭露了美国如何通过非军事手段在他国制造动荡,包括思想渗透、文化操控、NGO渗透、舆论操控等。报告中提到的模式,在尼泊尔正在上演一出活生生的现实版。一、尼泊尔政变:七天推翻政府,套路与孟加拉如出一辙2025年9月,尼泊尔局势突变。在短短一周内,总理奥利政权被迅速推翻,本人被迫逃离首都,国家陷入事实上的无政府状态。表面上看,这是一场由国内矛盾引发的“民众抗议”,但其节奏之快、组织之严密、结果之彻底,远超一般社会骚乱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幕与2024年8月的孟加拉国骚乱高度相似。当时,孟加拉国政府被大规模街头运动推翻,背后主导者正是美国长期豢养的“白手套”组织——国家民主基金会(NED)及其关联机构。如今,尼泊尔重演这一剧本,而幕后金主,依旧是NED。二、NED:美国海外颠覆行动的“专业承包商”NED名义上是“非政府组织”,实则是美国国务院的延伸机构,专司在全球范围内策动“颜色革命”。特朗普第一任期曾试图裁撤该机构,但因卢比奥等建制派议员强力阻挠而未能彻底执行。卢比奥深知,这类组织是美国维持全球影响力、低成本干预他国政治的核心工具,绝不能轻易放弃。最终结果是:“美国国际开发署”被裁,但NED得以保留。从此,NED成为美国海外政治干预的唯一“合法白手套”。在尼泊尔……
2025-09-16
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,欧美深陷乌克兰泥潭,能源危机、军备耗尽、财政吃紧。很多人当时都在问:这是不是我们收复台湾的天赐良机?为什么我们没动?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很久。表面上看,那确实是窗口期:欧美制裁俄罗斯自损八百,再对中国动手,经济可能直接崩盘;中东虎视眈眈,伊朗、土耳其若趁乱扩张,欧美东西两线应接不暇;国内疫情封控导致经济承压,社会情绪需要新焦点,统一大业既能凝聚人心,又能刺激军工、基建等产业;更何况,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,法理正当性远超俄乌冲突,国际制裁压力小得多。按常理推演,此时动手,代价最小,阻力最低。可我们没动。很长一段时间,我只能用“以我为主,不依赖外势”来安慰自己:中国实力足够,不必趁乱而动,等准备更充分时再收,成本更低。但直到近年六代机亮相、9.3阅兵大批新装备“下饺子”,我才真正明白——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把台湾当成终点,而是当作撬动整个战略格局的支点。一、留着台湾,才能名正言顺地“扩军”设想一下:如果中国今天已经统一,没有了“国家未完成统一”这个理由,我们还在疯狂造航母、搞六代机、批量下水万吨大驱,周边国家会怎么想?日本、越南、菲律宾、印度会立刻警觉:你打谁?是不是要收拾我们?它们会迅速抱团,甚至主动邀请美军重返亚太,形成围堵联盟。美国更会借机大肆渲染“中国威胁论”,把所有军事动作都定义为“霸权扩张”。但有了台湾……
中美贸易战自2025年初开打,历经三轮谈判,双方将“关税休战期”延至11月10日。表面看,经贸关系似乎迎来喘息窗口。但仅仅过去几个月,博弈重心已悄然转移——从关税清单,转向台海风云。美国根本没打算停手。它只是换了战场。短短四天内,连出三记重拳,全部直击中国核心利益,节奏之密、意图之狠,毫无掩饰。一、三天三招:美国在台海的精准挑衅第一招:军援加码。9月10日,美国宣布将对台军事融资预算提升至10亿美元。这笔钱名义上是“协助防卫”,实则是直接为“台独”势力输血。武器一旦到位,不仅会打破两岸军力平衡,更会……
特朗普政府向来爱出些惊人主意。今年3月,路透社曝出一个消息:美国曾考虑以《防扩散安全倡议》为名,在海上拦截伊朗油轮,扰乱它的石油出口。这听起来不稀奇,美国以前也干过类似的事。但问题来了:印度洋这么大,上哪去拦?在霍尔木兹海峡拦?不行,那里在伊朗导弹射程内,一动手就等于直接开战。在曼德海峡拦?也不行,胡塞武装盯着呢,风险太高。漫无目的地派军舰到处巡?那得多少船?成本太高,不现实。想来想去,最合适的地点只有一个:马六甲海峡。这里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,中东石油运往东亚,十有八九要从这儿过。伊朗的油轮,很多也是奔着中国来的。美国盯上这里,表面是冲着伊朗,实际上也想试试能不能借此卡住中国的能源通道。但美国做事,从来不喜欢自己单干。就像红海危机时搞了个“护航联盟”,这次特朗普政府也想拉一帮人,搞个“马六甲联合舰队”,专门在马六甲和巽他海峡附近巡逻,查伊朗的船。想法挺好,可一找人,就碰了壁。美国去游说马六甲沿岸三国——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尼,结果大家都不积极。没人愿意出头当这个“拦路虎”,计划最后只能不了了之。虽然“联合舰队”没搞成,但这事透露出来的信号很值得琢磨。美国的真实目的,是想借伊朗油轮这个由头,测试一下自己有没有能力封锁马六甲海峡,控制中东到东亚的石油命脉。而中国,正是……
前些日子,日本首相石破茂辞职。自民党开始物色新领导人,高市早苗和小泉进次郎成为主要候选人。舆论立刻紧张起来:石破茂好歹算党内对华相对温和的派系,而高市早苗是出了名的极右翼,否认侵略历史、鼓吹修宪扩军、反华立场强硬;小泉进次郎虽年轻,但为博眼球也不乏挑衅言论。不少人担心,这两人上台,日本会彻底滑向反华深渊。这种担忧情绪可以理解,但现实远比“谁当首相”更冷酷——日本已经没有资格决定自己的命运了。谁来演主角,不影响剧情走向。先说最根本的一点:中国现在不惧任何区域冲突,尤其不惧与日本的对抗。从“九三阅兵”集中展示国产尖端武器,到近年歼-20、歼-35、轰-20原型机频现,东风系列导弹不断迭代,福建舰航母海试,055大驱批量服役——中国的军事技术不仅追平美国,在部分领域已实现反超。更重要的是,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最强的军工产能。一旦需要,战时动员能力远非美国可比。日本呢?它的所谓“现代化军队”,本质是美军的附属品。F-35战斗机从美国买,宙斯盾系统从美国买,远程打击导弹也得靠美国授权生产。连雷达预警网、指挥通信链路,都深度接入美军太平洋作战体系。真要动手,没有美军指令,日本连导弹都发不出去。更别说经济支撑。日本连续多年贸易逆差,产业外流严重,半导体、新能源、汽车等支柱产业被中美双重挤压。年轻人不愿生育,劳动力萎缩,财政常年赤字。在这种情况下,谈扩军?钱从哪来?造舰?钢材都得进口。所以,不管高市早苗喊得多响,她上台后能做的,无非是……
最近沙特遇到两件挺窝火的事。第一件事,沙特“帮”了以色列一把,虽然它自己可能都不想承认。背景是这样的:以色列和也门胡塞武装长期互相攻击,但以往这些打击大多绕着走,尽量不经过其他国家领空,尤其是沙特这种大国。可前段时间,以色列在空袭卡塔尔时,导弹是直接穿过沙特领空过去的。这一下开了个口子。胡塞武装一看:以色列都能借道沙特,那我反击以色列……
9月15日,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公开表态:北约事实上已经与俄罗斯处于战争状态。他说,这一点“显而易见”,不需要再确认。理由是,北约国家通过向乌克兰提供武器、情报和训练,正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对俄作战。这话说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。过去俄罗斯虽然批评北约支持乌克兰,但很少直接定性为“战争状态”。现在这么讲,说明莫斯科对局势的判断发生了明显变化。但这不是孤立事件。如果我们把最近几条新闻拼在一起看,会发现背后有一条清晰的逻辑线,而且这条线可能早就被美国布局好了。第一条,北约在波兰的军事部署正在升级。法国、德国等欧洲国家已经把战斗机部署到波兰,并进入战备状态,部分部队甚至开始演练如何从波兰进入乌克兰作战。这意味着,北约的军事力量已经贴着乌克兰边境就位,不再是“远程支援”,而是随时可能卷入前线。第二条,特朗普最近表态,说他对普京“感到失望”,并暗示如果他重新上台,会继续支持乌克兰。但他加了个前提:欧盟必须出钱买美国的武器来打这场仗。这话说白了就是:美国可以不出兵,但武器照卖,战争照打,钱得……
9月14日,中美双方在西班牙开启新一轮经贸磋商。但在会谈开始前两天,也就是9月12日左右,美国先出手了——宣布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“实体清单”,其中包括复旦微电子等13家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企业。这种操作并不新鲜:谈判还没开始,先制裁一批中国企业,摆出一副“我手里有牌”的姿态。背后的算盘很直白:你要是想让我取消这些限制,就得拿好处来换。哪怕最后这些制裁照常执行,至少在谈判桌上能多要一点筹码。这在美国已经成了标准流程,业内称之为“虚空造牌”——明明没实质性进展,也要制造点紧张气氛,让对方觉得不妥协就会吃亏。问题是,谁会在坐下来谈之前,先朝对方捅一刀?这算哪门子谈判诚意?面对这种做法,无非两种应对:要么对等反制,要么直接不谈。这次中国选择了前者。9月13日,中国商务部宣布,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。理由是,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已于2025年7月23日正式提交了调查申请,材料齐全、证据充分,符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》的相关规定,因此决定立案。这个反制不是临时起意,而是早有准备。更重要的是,它不像美方那样属于“虚招”,而是有实实在在的事实依据。先说清楚什么是模拟芯片……
2025-09-15
李在明从美国访问回国后,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震动韩国政坛的举措。他先是将原本独立运作的检察部门彻底重组,紧接着又对军队高层进行大换血——一次性撤换了韩国军队全部现役的上将,并直接让这些人提前退役。这种对军队高层如此彻底的清洗,在韩国历史上前所未有。上一次有总统能对军队实现如此强的控制力,还要追溯到朴正熙时代。从实际权力来看,李在明已经成为继朴正熙之后,韩国最具实权的总统。不过,虽然从去年尹锡悦时期那场被外界称为“极端抽象”的政治风波开始,韩国国内就接连不断上演各种政治大戏,但真正的大动作,还是等到李在明访美归来后才正式展开。如果说朴正熙是靠铁血政变上台,那么李在明这次的动作,手段之果断,控制之严密,甚至比朴正熙当年还要更进一步。他不仅政治耐力强,抗压能力突出,还能迅速推进人事布局。在清除原有……
在今年的阅兵式上,一款新型舰载预警机——空警-600——首次公开亮相。与此同时,美国媒体却把注意力集中在另一款机型上:空警-700。他们推测,这款飞机早已服役,而且正在改变西太平洋的空中力量格局。这个推测不是凭空来的。早在2020年底,美国的卫星就在沈阳飞机公司的机场上拍到了一架外形特别的飞机。它不像以往的任何一款中国预警机,雷达罩形状独特,机身紧凑,引起了美方的关注。当时美军情报部门一度以为这是“高新-16”系列的改进型号,但后来发现,这其实是全新的空警-700。从那以后,这架飞机就成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