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关注百家时评,为你解读国际风云、财经要闻,洞悉全局,你值得加入!
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?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。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。
2019年,格蕾塔·通贝里以“愤怒的环保少女”形象登上《时代》封面,彼时她批评各国领导人“偷走她的未来”,特朗普回应称她“该学会管理愤怒”。如今,七年过去,她将愤怒投向了另一场正在发生的灾难——加沙。本月初,通贝里加入“全球坚韧船队”,试图从希腊出发,突破以色列对加沙的海上封锁,运送医疗物资与人道援助。这支船队由42艘船只组成,载有470多名国际活动人士,目标明确:打破以色列的围困,让世界看到加沙的真相。然而,船队尚未接近加沙海岸,便被以色列海军全部拦截。参与者称,以军以暴力手段对待他们,包括“揪住通贝里的头发拖行”“强迫她亲吻以色列国旗”。尽管以色列官方否认这些指控,称其……
2025-10-07
九月初,波兰声称有俄军无人机越境,引发广泛关注。当时我并未排除俄罗斯的可能性,毕竟斯拉夫民族行事常带有一种“不按常理出牌”的气质,甚至可以说,他们有时会用非常规手段来宣示存在感。然而,进入十月再回看整个九月发生的至少20起欧洲国家领空被不明无人机侵入事件,已有足够理由排除俄罗斯的直接参与。一个基本判断是:现在的俄罗斯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主动挑衅北约核心国家。俄乌战争已充分暴露其战略极限——连一个乌克兰都难以彻底击败,更遑论恢复苏联时期对东欧的影响力。俄军在战场上推进缓慢,依赖大量身管火炮而非远程精确打击,正说明其高精度武器储备紧张,远程打击资源极为宝贵。既然如此,为何要将稀缺的无人机用于对欧洲的象征性骚扰?这种行为不仅无法带来实际战略收益,反而可能激化与北约的全面对抗,将俄罗斯推向更孤立的境地。从理性决策角度看,这是一笔亏本买卖。即便有人用“斯拉夫式的抽象行为”来解释这种看似无逻辑的操作,也难以掩盖一个事实:俄罗斯当前的战略重心始终在乌克兰战场,任何分散资源的行为都不符合其核心利益。如果俄罗斯没有动机,那谁最有动机制造这些“俄军无人机入侵”事件?答案很可能是……
当欧洲多国还在争论是否接纳中国参与基建时,一条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高速铁路已在巴尔干半岛悄然贯通。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输出,更是一次发展模式的实践验证——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的全线开通,标志着中国在海外建设的首条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,也意味着塞尔维亚从此迈入高铁国家行列。一、从老旧铁路到高铁通行,三年完成“不可能任务”当地时间2023年10月3日,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尔格莱德至苏博蒂察段正式通车,实现塞尔维亚段全线贯通。由中企承建的这条线路……
“你以为的理所当然,正在被现实一点点推翻。”这句话,或许最能概括当下中美之间正在发生的深层变化。一边是高调展示、自信外放,一边是焦虑不安、内部争执,两个大国的互动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张力。中国不再掩饰自己的技术进步与战略雄心,而美国则在对华政策上陷入分裂与迷茫。今天,我们就从几个关键层面,拆解这场无声却激烈的博弈。一、歼-35亮相:一张不宣而战的军事明牌。中国最近打出的这张“明牌”,不是外交辞令,也不是经济数据,而是一架战斗机——歼-35。央视节目《空天逐梦》中,歼-35和歼-35A的细节被大幅披露:隐身性能达到雷达反射截面仅如“人的巴掌大小”,座舱内一块高清大屏清晰可见,整体设计极具现代感与科技感。这种公开尺度,在过去极为罕见。要知道,歼-10、歼-20服役初期,官方宣传极为克制。而歼-35刚刚列装,就登上国家级媒体高调展示,背后传递的信号不言而喻:我们不再需要“藏拙”,也不再担心“树大招风”。这不仅是对国内民众的信心宣示,更是对国际社会,尤其是对美军的一种战略回应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歼-35从福建舰上弹射起飞的画面行云流水,毫无“掉高”现象,显示出电磁弹射系统的高度成熟。相比之下,“福特”号航母虽已出港部署欧洲,却仍未搭载F-35C舰载机。而“布什”号航母为懂王表演弹射时,出动的仍是F/A-18“大黄蜂”。这一对比,让不少美国军事观察家不得不承认:中国在舰载五代机与航母协同方面,已走在前列。有美国专家直言,歼-35才是“F-35本该有的样子”。这种评价,不是恭维,而是焦虑。他们意识到,中国并非简单模仿,而是在理解未来战争逻辑的基础上,走出了自己的路径。所谓“相似却不同”,恰恰说明中国比美国更清楚,未来空战需要的是什么。二、美国鹰派的……
2025年10月6日,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,马克龙随即批准。从正式上任到辞职,勒科尔尼的任期仅持续了27天,创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短总理任期纪录。更具戏剧性的是,就在辞职前一天,勒科尔尼刚刚完成新一届内阁的组建,公布了包括国防部长、经济部长在内的关键人事任命。不到24小时,这份名单就成了无人问津的“废纸”。这场“昨日组阁、今日下台”的闹剧,不仅暴露了法国政坛的混乱,更揭示了马克龙执政体系的深层危机。内阁任命引爆争议……
2025年10月4日,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向外界发出明确警告:全球局势正在恶化,战争的风险正在上升。他说,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在为战争做准备,而他最担心的是,新一轮大规模冲突可能已经不远了。这番话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来自一个亲历过战争、长期身处地缘政治漩涡中心的领导人的真实判断。塞尔维亚的困境:夹缝中的警觉……
2025年10月3日,哈马斯公开表示部分接受美国和以色列提出的20条停火协议,同意通过人质与俘虏交换的方式推动第一阶段停火。首轮间接谈判定于10月6日在埃及举行,由双方通过中间人进行沟通。尽管谈判即将展开,但当前局势并未真正走向缓和,反而可能正在进入冲突的最后阶段。表面上看是停火谈判,实质上却是各方打出“最后一张牌”的关键时刻。人质:哈马斯与内塔尼亚胡的共同底牌……
2025年10月6日,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发布消息,该党主席、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将率团访问朝鲜,出席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。这一外交动向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。此次访问并非普通礼节性往来,而是在多重背景下释放出明确信号:俄朝关系正持续深化,双方在政治、军事、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已进入新阶段。朝鲜高调办庆典,重点邀请俄方……
2025年9月3日举行的阅兵式上,中国首次公开展示了新一代主战坦克——100式。这款坦克一经亮相,便引起国际军事界的广泛关注。美国《国防博客》邀请乌克兰战略计划中心首席分析师谢尔盖·别列祖茨基进行专业解读。他指出,100式坦克在设计理念和技术路径上实现了根本性突破,其创新程度已明显领先于西方现役主战坦克,标志着中国对现代装甲作战模式的重新定义。传统坦克的困境与新思路的出现……
2025年10月4日,日本执政党自民党选举产生新任总裁高市早苗。按程序,她将在几天后正式出任日本首相。高市早苗是日本政坛知名的右翼政客,长期持极端反华立场,在涉华议题上一贯采取挑衅态度。令人关注的是,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当天第一时间向高市早苗发出贺信,并使用中文和日文双语发布。这封贺信内容远超一般礼节性祝贺,其措辞和时机选择,反映出赖清德当局明确的政治意图。高市早苗的极端反华立场……